叛逆, 又有实力, “第一波90后”长城汽车35岁了

  • 2025-07-10 07:03:09
  • 136

第一波90后,已经35岁了,曾经意气风发的你们,现在怎么样了?

7月8日,35岁的长城汽车发布短片《年方35》,并宣布即日开启“35+计划”,面向全球35岁以上人才开启专场招聘。

35岁,是职场的分界线,我们磨平了棱角,上有老,下有小,前进无路,后退无门。长城汽车没有控诉什么,只是用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我们这代人重新把门打开,并告诉我们35岁的价值以及未来的无限可能。

事实上,同为第一波90后,35岁的长城汽车也拼过,叛逆过,但从未退缩过。当下市场竞争激烈,内卷严重,长城汽车依然独树一帜,为用户所认可,靠的就是一句“干就完咧”!

【逆势投入,打破垄断】

35年长城汽车经历风云变换,要说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对于发动机技术的技术坚守。

在发动机领域,长城汽车已经布局了1.5T、2.0T、3.0T、4.0T发动机。尤其是3.0T V6、4.0T V8两款大排量发动机,彻底打破了合资的垄断,扛起了中国发动机技术的大旗!要知道这是个追求新能源、追求低能耗的时代,但长城汽车逆势推出大排量发动机,不仅填补了国产高端动力技术的空白,更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技术硬核”的品牌形象。

在硬派、越野等领域,大排量发动机有着电机无可替代的动力与操控表现,而这正是长城汽车所擅长的领域。并且,放眼全球市场,对于大排量发动机的需求依然存在,比如俄罗斯、中东、澳洲等市场,所以也有助于进一步帮助长城提车开拓海外市场。

在面向新能源时代,长城汽车还创新Hi4、Hi4-T混动,以双电机实现传统三电机才能实现的技术,既降低了成本,也优化了体验,而这都源自长城汽车在核心技术的积累。

值得关注的是,魏总曾表示,“需要的话,干个V12也未尝不可。”这一表态彰显了长城汽车在动力技术领域的雄心,就问还有谁?

【错位竞争,精准卡位】

长城汽车的成功还源于眼光独到,通过避开主流市场的红海厮杀,聚焦被忽视的细分市场,以差异化产品满足用户特定需求,从而做大做强。

上世纪90年代,皮卡市场被合资垄断,不仅价格高昂,且功能单一。1996年,长城汽车推出首款皮卡“迪尔”,定价6万级,采用皮卡底盘+SUV座舱设计,既保留工具车的耐用性,又提升舒适性,满足用户对于“拉货+家用”的双重需求,不仅让长城汽车知名度大幅提升,也开启了长城皮卡的出口之路。

2000年时代,长城汽车又看准了SUV市场,那时的合资SUV价格普遍在20万以上,且以城市代步为主,忽视越野性能。因此,长城汽车推出赛弗SUV,采用皮卡底盘+非承载式车身,兼顾城市通勤与轻度越野,填补10万元以下SUV市场空白,上市即热销。

再之后就是哈弗H6以大空间、高性价比引领SUV市场发展,坦克汽车面世重写硬派SUV市场格局。一路走来,长城汽车慧眼如炬,敢想敢干,硬核的品牌形象也日渐深入人心。

【@一同君:】

从皮卡到SUV,从燃油到新能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长城汽车的35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缩影,同时也诉说着一个90后的小前半身,从学习到工作,从学校到社会,有成就,有低沉,始终不变的是不说放弃,而是直面未来。

35岁,不管是知识还是技术,都已足够专业和成熟,正是开启全新人生的好时机,是90后,也是长城。正如魏总在短片中的发言:“35岁不应该是终点,而是每个人面临的又一次‘开场而已’,是新的一次深蹲起跳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