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伙23岁深漂: 三场豪赌赢比亚迪、带百亿闯港股、千万反哺乡
- 2025-07-22 12:04:27
- 834
鄂西北寒风中的红包与深交所涨停的代码,这帧强烈反差的画面,恰如管理学家所言:中国新企业家的精神图谱,正在资本逻辑与乡土伦理的张力中成型。王平的实践揭示,三次技术豪赌是对产业周期的精准把控,而千万反哺则是差序格局在现代市场中的创造性转化——当车规级模块与智慧大棚共享技术基因,我们看到的,是技术理性扎根人文土壤的生动样本。
2025年1月24日,湖北谷城县紫金镇中股岭村。全村近百位老人聚集在村委会大院,每人从王平手中接过1000元“春节特别红包”。
老人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村支书陈立财激动地说:“家乡人民以他为荣,这是满满的正能量!”
同一时刻,深交所行情显示屏跳动着40.11元的收盘价——美格智能当日涨幅10.05%。这个戏剧性画面浓缩了这位46岁湖北企业家的双重身份:全球物联网领军者与山区走出的赤子。
NO.01
谷城走出的深漂青年
谷城县被当地人称为“八山半水分半田”的鄂西北山区。1979年出生的王平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今已蜕变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2024年GDP突破525亿元。
2000年,21岁的王平从深圳大学大专毕业,背上行囊南下闯荡。他的第一站是美的集团工业设计公司,从基层岗位起步。
两年后的2002年,当同龄人还在大企业寻求安稳时,23岁的王平做出人生第一次豪赌:放弃稳定工作,创立深圳市美格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那时的深圳,空气中都飘着创业的味道。”王平后来回忆道。在华强北的电子元器件市场里穿梭的年轻人不会想到,这家初创公司将孕育出未来全球物联网领域的翘楚。
2007年4月,王平创立深圳市方格电子有限公司,这是美格智能的正式起点。
十年磨一剑,当2017年6月22日深交所钟声响起,“深圳市美格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A股主板,上市首日市值仅30亿元。
NO.02
三场豪赌改写命运
第一赌:押注车联网寒冬期。2019年行业低谷时,王平力排众议组建百人研发团队,专攻5G智能座舱模块。三年后,当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美格智能已手握车规级通信模块核心技术。
第二赌:All in AI大模型端侧部署。2024年初,当业界还在争论大模型落地场景时,王平亲自带队攻关AIMO智能体与DeepSeek-R1模型的端侧适配。
2025年1月15日DeepSeek官方App上线当天,美格智能股价应声启动,春节后更创下六连板神话,市值飙升至180亿元。
第三赌:质押股权搏击全球化。2025年6月18日,港交所披露美格智能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王平质押11.64%股份融资支撑研发投入,此时公司滚动市盈率达66.25倍,远超行业25倍的均值。
“企业家要有两条命,一条给事业,一条给家乡。”他在内部会议上如此解释这场豪赌。
三场技术豪赌换来硬核战绩:2024年全球高算力智能模组市场份额29%,位居世界第一;比亚迪贡献9.55亿元收入,占营收32.5%;深港双资本市场布局成型。
NO.03
技术为王,攻坚全球第一
在深圳南山科技园的实验室里,48TOPS算力的通信模组正驱动人形机器人完成精密动作。这里诞生了美格智能的技术护城河。
“通信模组不是标准化零件,而是智能终端的心脏。”王平常对研发团队强调。2024年报揭示,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持续超7%,761人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83.5%。
正是这支铁军,让美格智能在三个领域建立统治力:
智能座舱领域:5G车规级模块批量供货头部车企,2024年车载模组出货251万颗
端侧AI部署:业内首推支持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模组,适配DeepSeek等主流AI系统
人形机器人赛道:高算力模组应用于机器视觉,切入万亿级蓝海市场
核心技术突破带来业绩腾飞。2024年公司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翻倍至1.34亿元。2025年一季度增速再创新高:营收增长74%,净利润暴涨616%。
NO.04
百亿市值的港股新征程
2025年6月的深圳暴雨季,王平在股东大会投下赴港上市的关键一票。招股书显示:募资35亿港元投入全球供应链建设,美格智能将成为少数实现“A+H”架构的物联网企业。
这不是简单的资本运作。在招股说明书中,王平将战略意图表述得清晰:“全球化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线。”此刻的美格智能,已在德、法、日、美设立分支机构,产品覆盖100余国。
港股上市如同按下加速键——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2029年全球高算力模组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6.7%,其中机器人领域增速更达56%。
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尽管2025年6月市值从高点回落至116亿元,但银河证券给出49.65元目标价,预测2025年净利润将突破2亿元。
穿越股价波动迷雾,王平在股权质押协议签下名字时异常平静:“企业家要习惯在质疑中前行。”
NO.05
千万善款滋养故乡
2025年1月2日,谷城县人民政府签约室。王平在公益捐赠协议落款处签下名字——个人捐资1000万元设立慈善基金,用于家乡教育、医疗、乡村振兴。
“我作为从谷城走出来的创业者,应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仪式上他望着台下乡亲,童年记忆奔涌而来:山区孩子步行十里求学的身影,老人为省药费忍痛劳作的模样。
这不是一时兴起。早在创业初期资金紧张时,他就持续资助贫困学子;2025年春节更自掏腰包为全村65岁以上老人发放千元红包。
捐赠仪式上,谷城县长涂世平动情评价:“这1000万元点燃希望之光,书写出爱与奉献的动人诗篇。”
更具深意的是,王平将慈善基金与家乡产业振兴绑定。随着谷城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基金重点支持智慧农业、电商物流等新兴产业,让慈善从“输血”变“造血”。
NO.06
山与海的交响
站在2025年7月的时间节点回望,王平的创业轨迹犹如一曲山与海的和鸣。
鄂西北群山的厚重赋予他“质押11.6%股份也要攻克技术”的孤勇;深圳湾的海风淬炼出“三场豪赌锁定比亚迪订单”的敏锐。
当119亿市值的光环与家乡老人手中的红包重叠,这位湖北企业家用行动诠释中国商业文明的新范式。
“成功不是个人财富的积累,而是对社会、对家乡的回馈与贡献。”2025年6月赴港IPO路演中,王平将这句话写进开场白。
此刻的美格智能,高算力模组正装进纽约仓库的机器人,谷城山区的智慧大棚里新苗破土——两个看似遥远的世界,因一位企业家的初心相连。
从谷城山村到深港资本市场,王平用23年走完这段旅程。当港股代码即将亮起,他办公室墙上那句手书箴言依然醒目:“勿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结语:王平从鄂西北山区到深港资本市场的跨越,其深层意义远超个体财富积累——它揭示了技术理性与乡土伦理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创造性融合。
而千万反哺的实践,更突破了传统慈善的边界。当智慧大棚的代码与故乡的泥土相遇,当资本市场的溢价转化为乡土振兴的动能,
我们看到的是“差序格局”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企业家既成为全球技术网络的节点,又维系着乡土社会的情感根系。
这种双重身份的张力,恰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典型镜像:在技术迭代中锚定未来,在资本浪潮中坚守本真,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中寻找平衡。
其启示在于:真正的商业文明,从来不是对传统的割裂,而是让技术理性扎根于人文土壤,让资本力量服务于人的发展。
亲爱的老铁们:王平的三次豪赌中,你认为哪一次对企业命运的影响最关键?从技术哲学视角看,王平的“豪赌”体现了何种创新方法论?
现代企业的“乡土性”是否应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维度?企业家该如何平衡全球化扩张与反哺家乡的责任?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 上一篇:国台办回应藏海传台湾热播
- 下一篇:王源应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