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01激光雷达智驾只要11.38万元, 小鹏M03迎劲敌!
- 2025-07-26 05:59:59
- 196
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刚刚,零跑B01公布了正式售价,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8.98-11.98万元,相比此前公布的预售价(10.58-13.58万元),正式售价降低了1.6万元。
虽然如今的车市“价格战”“内卷”横行,新车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但零跑B01的价格一公布,依旧让人忍不住倒吸口凉气,要知道,比亚迪秦PLUS EV指导价为10.98-17.98万元、小鹏MONA M03指导价更是要11.98-13.98万元——这么看,零跑B01的顶配版,差不多等于竞品的入门版。
“技术平权”的零跑,显然从未让人失望过。
那么,重新杀入纯电轿车市场的零跑,能否凭借B01再次上演增程/纯电SUV市场的奇迹呢?
把“技术平权”做到极致
零跑能从在传统车企和新势力的围追堵截中冲杀而出,如果仅仅只靠“低价”显然是不够的,无论是C11、C10,还是B10,这几款车成功的关键还是因为价格足够有吸引力的同时,能够做到“量大管饱”,而在B01上,零跑同样将“技术平权”做到了极致。
以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为例,虽然如今“智驾平权”如火如荼,即便是7万元左右的小车,都能实现高速领航辅助,但普遍使用的还是纯视觉智驾方案,真正能够在15万元以内给到激光雷达的车型,可谓少之又少。
而零跑B01这边,11.38万元的550激光雷达版,却用上了128线激光雷达、11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及12颗超声波雷达,配合高通8650智驾芯片,可实现高速领航辅助(NAP)、城市车道居中增强(LCC+)、停车场记忆泊车等26项功能。
这一硬件配置在15万元内市场几乎独此一家。以如今15万元以内热销的小鹏MONA M03和东风日产N7为例,带智驾版本的售价分别为12.98万元、13.99万元,并且两者采用的都是无激光雷达的纯视觉方案。
当然,不止体现在高阶智能驾驶辅助领域,在纯电续航上,零跑B01同样也延续了“量大管饱”的优势。
当下的10万级紧凑级纯电轿车市场,续航里程普遍在500km出头,比如东风日产N7 510km(11.98万元)、小鹏MONA M03 515km(11.98万元)、比亚迪秦PLUS EV 420km(10.98万元),而零跑B01入门版车型不但使用56.2kWh容量的电池包,并且续航也达到了550km,而价格却只要9.58万元。
至于零跑B01的长续航版本,更是只要10.98万元就能拥有650km的续航,而竞品续航600km的长续航版本价格普遍在13万元以上。更重要的是,零跑B01的长续航版本使用的还是67.1kWh的宁德时代电池。
至于很多人担心如此长的续航,零跑B01的充电速度是否能跟上。这一点也不用担心,虽然零跑并没有透露B01是400V平台还是800V平台,但电量30%-80%的时间却只要18分钟,充电倍率接近4C。
这是什么概念?同样是30%电量充到80%,小鹏MONA M03需要25.8分钟(充电倍率不到3C),比亚迪秦PLUS EV需要30分钟(充电倍率2C)。而市面上充电倍率能够达到3C标准的纯电车型,售价普遍在15万元以上——充电倍率越高,对三电技术和造车成本的要求也更高。
除以上这些之外,在其它配置上,零跑B01同样也一点不吝啬。支持双AI大模型的Leapmotor OS 4.0座舱系统用上了高通骁龙8295P芯片(5nm 制程、30TOPS 算力),全系标配14.6英寸2.5K中控屏与8.8英寸全液晶仪表,次低配(10.38万元)就有座椅加热/通风、12扬声器、方向盘加热等等,可以说在“性价比”这方面,零跑B01是拿捏得死死的。
综合来看,零跑B01通过“激光雷达+超长续航+3C充电倍率+高通 8295”的黄金组合,在10-15万元级纯电轿车市场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其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单一配置的跃级,更在于全域自研带来的系统协同效应。
这种“技术普惠”的产品哲学,使得零跑B01在与小鹏MONA M03、比亚迪秦PLUS EV等竞品的较量中,占据更大领先优势。可以说,零跑B01的出现,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从单一参数比拼,进入“硬件预埋+软件迭代+成本控制”的综合实力较量新阶段。
零跑并非“价格屠夫”那么简单
近几年,国内纯电动车市场更多呈现的是“哑铃型”结构:高端市场由特斯拉、蔚来、极氪、小米等品牌主导,低端市场则以五菱宏光MINI EV等代步车型为主,相对而言,10-15万元级主流市场的增速,远不及高端和入门市场。
而近两年,随着消费者接受度、充电便利性、续航等得到提升和改善,该细分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吸引了如小鹏MONA M03、东风日产N7等新势力、传统合资新车的入局,而10-15万元级纯电动车市场,也不可避免慢慢成为竞争最激烈的“红海”。
零跑B01的推出,正是瞄准这一战略要地。通过“越级配置+成本定价”策略,零跑试图在比亚迪秦PLUS EV、小鹏MONA M03等竞品中撕开缺口。数据显示,在零跑B01开启预订后48小时,预售订单突破3万台,这是零跑B01取得的、也是该有的战绩。
从零跑C11到C10,再到B10,很多人说零跑过去能够成功,更多依靠的是通过“摸着理想过河”,抓住了普通家庭对于10-20万级新能源SUV的需求,如果零跑推出纯电轿车,未必能够复刻此前几款SUV的成功。
但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从零跑B01发布预售后的订单数据来看,零跑之所以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打造“爆款”,并非只是“摸着理想过河”,也非“价格屠夫”“量大管饱”这些表面因素,最本质的竞争力还是源于其独特的技术路线——全域自研。
“我们65%的成本是自研的,这65%如果选择外采供应商的话,起码是15%的毛利,那65%乘15%,那就是10%。这10%就是你要硬性加上去的成本。”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零跑自成立之初便坚持核心技术的全域自研,除电芯、内外饰外购,底盘、汽车电子电器为自研及外包生产外,其他所有零部件均为零跑自研自造,自研自造比例已经占据整车成本的65%。
在研发领域,零跑推进全域自研驱动软硬件,已经实现平台通用化率高达88%,降低了生产成本。零跑先后推出业界首个八合一电驱、业界率先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业界首个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等一系列领先的智能电动技术。
通过掌握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技术,零跑实现绝大多数零部件的自研自造,从而显著降低供应链成本。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使其在价格战中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从这一点来看,外界称零跑为“价格屠夫”并不准确。
与“价格战”下部分车位通过“偷工减料”实现降本不同,零跑更多的是通过核心零部件、技术的自研自产实现“降本不降质”,进而达到“技术普惠”的目标。
专业咨询机构杰兰路发布的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品牌单车成交均价数据显示,零跑的单车成交价为12.6万元,高于比亚迪、吉利银河、日产、长安等传统车企,并且在价格战大环境下,多数车企平均成交价同比下滑时,零跑的单车平均价同比增加了0.2万元。
在当下这个内卷的时代,不少车企在价格战之中迷失了方向,无休止的降本已成为压在汽车人头上的一座大山。而零跑却另辟蹊径,真正实现了“技术降本”,通过技术创新和先进技术的自主可控,进而达到了低价高品质的效果。
很显然,零跑B01不是开始,更不是结束。
零跑B01的颠覆性意义,不仅在于它用8.98万元的价格提供了曾经20万元级车型的配置,更在于它揭示了一个行业真相:当中国车企掌握核心技术后,智能电动汽车的成本结构还存在巨大优化空间。那些长期以“技术领先”为名维持高溢价的品牌,不得不面对护城河被跨过的现实。
- 上一篇:荔枝那么甜为什么吃出了低血糖
- 下一篇:桂林通报一名年级男生坠楼